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

「老僭」的問題?!

在這個Blog裡,我一直克制自己不談政治只談設計。

但今次也不能避免的來個抽水,目的帶出本文主旨。

僭建,一般是指違例建築工程,包括未經建築事務監督事先批准及同意而進行的樓宇外部建築工程,以及牽涉到建築物結構的樓宇內部加建或改動工程,常見例子有簷篷、建於外牆的冷氣機及冷卻塔支架、懸掛在外牆的鐵籠、村屋天台的鐵皮屋等;此外,將露台密封起來,或將窗戶變成大型落地玻璃,或在花槽上加建圍封窗口,甚至是在樓梯的圍牆開鑿洞口,也是僭建!至於當局為何要立法禁止僭建?原因很簡單,一來怕未經監管的工程會危及市民的安全,二來是怕僭建物佔用公共空間。

去年,前特首曾蔭權及多名政府高官被揭發住宅有違建建築,已被立法局議員、社會輿論為之嘩然。

之前特首選戰,唐英年被指住宅僭建,也成一時熱話。

到新特首梁振英上場前,亦被揭發其大宅僭建多達六處,亦令新政府蒙羞,港人亦嗤之以鼻。

在於我,從事空內設計工作,僭建這等事兒,其實見慣不怪。

事實上,香港樓宇僭建的數目,確實如同銀河沙數,大多了!

最大的問題,是執法上的無力感。政府的架構本應是很有條理,甚至分工仔細的分門別類,把社會要面對的處理的事情對症下藥。

其實僭建這個問題,在香港很常見,不論是豪宅還是基層民居,比比皆是。不是單單只有政府高官、警隊一哥等人的專利。

所以,屋宇署才會有一些小型工程承辦商補足課程的推出。就是希望這一撮業界人士盡快處理香港的違規建築。

事實上,政府各部門的官僚模式,和坊間很多業主都心存僥幸逃避刑責。都是造就更多的僭建。

在我工作上,也常常看到很多僭建/違規建築物,有時,甚至是客戶要求。

看得到的僭建還好,起碼屋宇署總會定時派人巡視拍照,也會利用空中拍攝來對比署處已存檔的圖則。

但是,道高一尺……他們建地窖,又如何得知?

除了鄰居或知情人告發外,沒有其它方法了。

在我而言,違規建築不可取,當然不建議別人做。

但是,這從根本的探討,就是對法治的意識不足。

這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。事實上,業界也有很多潛規則,也有很多漏洞讓人鑽空子。

如果要根治問題,這是一個需時日久的抗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